江水绕城来 灵气斗湖堤

万里长江,奔腾东去,流经荆江“九曲回肠”陡然收紧,让斗湖堤镇成为长江咽喉,历代的江防要塞。

斗湖堤镇地处公安县城,因古时南郊有一湖泊,名曰斗湖,先民们傍湖筑堤,斗湖堤镇由此而得名。

回溯历史上的斗湖堤镇,澎湃的节奏里,各路英雄文豪纷纷问世:东晋名士车胤彻夜苦读,传出“囊萤夜读”的佳话;左将军刘备屯兵油江口,“借荆州”图大业;晚明文学流派“公安三袁”从这里走出,为学革新思潮揭开了宏大序幕。

江、湖,为斗湖堤来带了灵气。崇湖国家湿地公园润泽灵韵,1454.91公顷的湿地面积,也带来热闹的万物生灵。

盛夏时节,碧水浮莲,别样粉红;青头潜鸭、东方白鹳、黄胸鵐、黑脸琵鹭4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珍稀鸟类在这里频频“亮相”。

园、林则将灵气保留在这里。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,远眺江水幽静,水天一色奔涌长流;近看垂丝海棠、紫薇、木槿错落其间。荆江公园的投资1.1亿元,打造滨江生态景观带,让公园绿地和山林气息延伸到街区,与长江零距离接触。

生态环境不仅闹中取静,更有着历史烟火气。1998年那个夏天,在血肉长城的阻挡下,肆虐的洪水退去,33万人“舍小家,顾大家”的抗洪故事,成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块精神拼图。

城水交融,正是斗湖堤镇最突出的气质。

当地美食集鄂湘特色,又不失自有之风味。闻名全国的“公安锅盔”饼皮酥脆、油汁四溢。

接待客人少不了“牛肉炉子”,将牛肉、牛肚、牛筋和辣椒、花椒等爆香酱料一起炖煮,浓厚微辣,鲜香炸裂,是斗湖堤人秋冬时节富足的暖意。

传统的“鱼米之乡”蝶变为“湖北的吐鲁番”,捧出了甜蜜多汁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“公安葡萄”,柑橘、冬瓜也都是属于这片土地的骄傲。

一手继承了鱼米之乡的悠久农业传统;一手抓工业,跻身进入“全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乡镇”。斗湖堤镇可谓是“文武双全”。

交通,是斗湖堤镇的秘籍,助它打通了经济发展的任督二脉。

北靠“黄金水道”长江,上溯三峡,下通吴淞,与荆州市隔江相望;浩吉铁路、二广高速、沙公高速穿境而过,207、351国道,211、431省道纵横交错,距离沙市机场约54公里。纵横的水陆空线路交织成立体网络,让斗湖堤镇通向全国各地的时间和空间都被压缩。

依托于此,斗湖堤镇形成塑料新材、装备制造、汽车零部件、纸品加工、生物医药、化工建材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现代制造业。

发展是硬道理,项目是硬支撑。

在曾埠头村,公安县农副产品电商冷链物流基地项目正在建设中。项目由斗湖堤镇引进香港中食民安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,总投资约20.6亿元、规划用地725.53亩,以农副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为主。

达产后,货运吞吐量达135万吨,可实现年产值 3.24亿元。联动全县75万亩小龙虾、16万亩淡水鱼产业转型升级,新增就业岗位1510个,成为镇域经济新增长点。

(项目鸟瞰效果图)

(项目效果图)

产业赋能促进小镇发展,生态宜居的乡村文旅,则是引发“蝶变”的新引擎。

近年来,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,油江口村挖掘红色文化、三国文化及廉政文化,利用田间地头等,打造以环湖漫步道、趣味浮桥、三国故事园为主的特色游园,大力发展文旅产业。

全村美景从“无”到“有”、从“有”到“优”,如诗山水嵌入产业,推动油江口村步步有景、处处成画,凭借美景火速“出圈”,成功入选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。

历史上的斗湖堤镇,文化深厚,人才辈出;今天的斗湖堤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;2023年被命名为湖北省生态乡镇;镇域经济工作考核综合评分排名位列全市第4名,一幅景美、业兴、人旺、民富的乡村振兴图正在有序勾勒。斗湖堤镇,正在以更先锋的速度向前奔跑着。

出品:中共荆州市委宣传部、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、中共荆州市委网信办、荆州市网信中心

文字:喻昭阳

摄影:张戈

通讯员:王文初